飞拉达走红京郊,青年户外运动掀起新热潮 - 冠军体育(中国)责任有限公司官网

飞拉达走红京郊,青年户外运动掀起新热潮

今年端午假期,怀柔石门山的飞拉达项目火了一把。钢丝桥、吊桥、崖壁攀爬,不少年轻人打卡这项看起来惊险又刺激的户外挑战。

头盔、安全带、“腕锁”、“生命线”……在这些保护措施下,北京青年报记者也上场体验了一把石门山的初级线路,记录这项运动如何从小众探险走向户外休闲,见证攀爬者从紧张到释放心情、再到完成后的成就感。

01 记者体验100米飞拉达:

走钢丝、过吊桥,“步步惊心”

位于北京怀柔的石门山景区,因初级飞拉达等入门级项目,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户外挑战地,也吸引了不少热爱冒险的年轻家庭。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儿童节,石门山景区的飞拉达初级道接待了多个青少年户外团体。而由于体验人数较多,“飞拉达”行进中经常出现“堵车”现象。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石门山飞拉达共设初级道、中级道和高级道三条线路,长度分别为100米、180米和350米。

初级道适合儿童和初次体验者,其中包括“步步惊心”和“日本桥”(点位名称)两个挑战环节。中级道面向青少年和成年群体,难度适中;高级道线路长、挑战大,适合有攀岩经验的人群,对体能要求较高。

为确保安全,景区规定参与者须年满6岁,身高1米以上、体重不超100公斤,且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等疾病或恐高等情况。

在户外探险教练雨果的指导下,北青报记者戴上头盔、穿好安全装备——一种从大腿根部套起、勒紧腰部的“安全裤”,腰间连着两条绳索,各挂着一个铁扣,称为“腕锁”。出发前,教练反复叮嘱:腕锁要一前一后挂在沿山体布设的“生命线”上,不能同时解开。

北青报记者体验飞拉达

从起点仰望,一排排U型铁架钉在峭壁上,犹如一条悬空的钢铁栈道。北青报记者小心踏出第一步,手握铁架、脚踩铁环,身体紧贴岩壁,紧张与兴奋交织而来。起初切换腕锁略显手忙脚乱,尤其在通过锚点时需精准推拉才能顺利切换。攀爬一段后渐入佳境,动作越发利落。备用铁扣可挂在生命线上,空出双手,喝水拍照更方便,安全感提升不少。

石门山这条初级线路高约四五层楼,对恐高者是个挑战,但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完成。途中几个点位难度较高,比如“步步惊心”和“日本桥”:前者是单钢丝横移,腕锁无需频繁调整。北青报记者双手紧握钢丝,脚步小心翼翼,走到中段明显感觉摇晃加剧,多次鼓起勇气才继续前行。

吊桥段又是另一番体验。腕锁挂在桥中央钢丝上,双手扶铁绳、脚踩木板前进。桥长几十米,中段晃动感明显,每迈一步都担心木板侧翻,北青报记者不自觉放慢了速度。教练提醒:“脚摆外八字会更稳。”果然调整姿势后顺利通过。

记者正在体验中

整个体验不到一小时,但强度不小。北青报记者穿的是软底跑鞋,站在铁架上久了脚底发硌,教练建议穿硬底徒步鞋更舒适。抓钢架时手掌也略发红,稍作休息就缓解了。

安全装备发挥了关键作用。攀爬中多次撞到岩石和铁架,头盔有效挡下所有磕碰。另一个提醒是,裤兜里的钥匙和手机容易掉落,最好提前放进背包。

总体来看,这条线路对体能要求不算太高,有运动习惯的人完成起来相较不费力,第二天肌肉会有些酸痛;体力一般的人,还应该量力而行。

02 飞拉达虽“惊险”

却不惊慌

由于初级道整体高度不高,飞拉达体验过程中并不会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大多数体验者在攀爬中都能比较从容,只有在通过“步步惊心”和“日本桥”这两段时,才会略感紧张,步伐也因此放慢。但整个线路均由两条腕锁固定在“生命线”钢缆上,以保障安全。

网上的各种挑战飞拉达的帖子

90后的崔女士对此深有体会。五一假期前,她特意选择一个工作日从上海前往浙江一处景区体验飞拉达。“我就是故意避开节假日,人少一些,教练能更顾得上我们,第一次体验还是要多一份保障。”她说。

崔女士热爱徒步,这次是跟随徒步群一起参加的飞拉达体验活动。她记得,刚刚站上几米高的岩壁、回头望下去时,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有些发怵。“刚开始要调两个铁扣时有些慌,越慌越怕。但后来操作熟了,发现始终有一个扣子在钢丝上,安全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她起初以为景区没有安排随行教练,后来在中段发现教练就在队伍中间,心里一下就踏实了。而随着操作渐渐熟练,崔女士的胆子也变大了不少。她一边攀爬,一边用手机为自己和同伴拍照;休息时则挂上腰锁,腾出双手喝水。她身边的一位刚退休的大姐体力更好,动作利索,甚至还能边攀爬边聊天,还主动帮她拍照。

由于是和团队一起出行,攀爬中难免出现“拥堵”情况。前方队伍稍慢时,后面的人便在岩壁一侧挂上腰锁短暂停留。崔女士说,大家配合得非常默契,没有人催促前面的,也没有人对走得慢的抱怨,整个队伍氛围十分友好。

攀爬途中,一位年轻女孩因恐高腿软发抖,整个人僵在原地不敢动弹。团队成员立即上前安慰她,有人讲解操作步骤,有人鼓励她慢慢来。在走钢丝桥时,为了减少桥面晃动,有几位队员特意站在桥上,用自己的体重压住桥身,让桥更稳一些。最终,这位女孩在团队协助下顺利完成全程。

雁荡山的飞拉达天梯

“飞拉达看起来惊险,其实很安全。”户外探险教练雨果告诉北青报记者,在需要休息时,参与者可将腰部锁扣挂在钢缆上,不会滑落;即使在攀爬过程中因调整腕锁不慎踩空,也至少有另一条腕锁卡在固定锚点上,不至于坠入下方山谷。“但如果人在半空中悬挂在锚点处,最好不要慌乱挣脱,等教练或工作人员来协助处理。”

03 “不比快、不比敢”,

飞拉达正圈粉一批年轻人

近年来,飞拉达逐渐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开来,成为一项融合运动体验与心理挑战的户外新风尚。五一假期,哈拉少年户外运动组织了一支二十余人的飞拉达体验团。在组织者莲娜看来,“安全性”是组织这项探险运动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他们配备了五名老师和教练,负责装备检查、安全引导及心理支持等环节。

“我们通常按照每四五人配备一位教练或老师的标准来安排。”组织者莲娜介绍,这样一来,即使遇到突发状况,也能及时处理,同时又不干扰体验者自主完成线路。她强调,这样的设置是为了保障安全,也为参与者创造一个既自由又安心的挑战空间。

早在2021年,莲娜所在团队就开始尝试将飞拉达引入青少年活动。“那时飞拉达还没这么火,北京能体验的地方也不多,石门山是起步比较早的景区之一。”她回忆道。初期为了稳妥,陪护模式采用的是“一对一”或“一对二”,老师几乎是“手把手”带着完成整个线路。随着线路熟悉、经验积累,参与者人数逐渐扩大,整个组织也更加成熟。

她提到,有的人第一次上阵时动作小心、节奏缓慢,第二次再来就主动提出要挑战更高难度的线路,比如“日本桥”。“其实很多人并不是真的怕‘高’,而是对野外的不确定性感到不适,比如昆虫的突然出现。”

她记得,有参与者在钢丝桥段因看见马蜂而停滞不前,最后在老师的陪同和安抚下顺利完成了全程。“这种心理波动在户外环境中非常常见,关键是如何帮助他们缓一缓、稳一稳。”

儿童节很多孩子到石门山体验飞拉达

莲娜认为,相较于其他讲求速度和竞技性的户外运动,飞拉达近两年受到青年人青睐,并在京郊流行开来,主要还是因为它带来了独特的体验感。“这不是一项拼速度、拼胆量的运动,更强调遵循个人节奏,实现内心的突破。只要规范操作、量力而行,不论年龄,都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安全感。”莲娜说。

她也观察到,飞拉达对参与者心理的锻炼尤为明显:“在一次次挑战中,他们学会了判断什么是危险、什么是安全,会主动去思考、去克服。这些体验,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力量。”

04 为什么喜欢飞拉达?

为“解压”与“成就”

崔女士在第一次体验飞拉达后,拍下了自己在悬崖上的“人生照片”。她觉得这是一项既炫酷又刺激的运动,能带来平时徒步看不到的视角;相比室内攀岩,飞拉达还能在户外享受风景和阳光。

谈到飞拉达与攀岩的对比时,莲娜和崔女士都认为飞拉达的入门门槛更低。崔女士曾体验过攀岩,她表示徒手攀岩对核心力量和四肢力量要求较高,缺乏运动基础的人很难坚持。而飞拉达借助U型铁架和绳索,虽然同样消耗体力,但整体更容易上手。

户外探险教练雨果介绍,近年来户外探险在国内日趋火热,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团队团建,还是个人尝试,无论是高知人群,还是中产群体,都开始接触这类运动。飞拉达正是其中热度最高的项目之一。

博主挑战北京的飞拉达

“很多人在完成飞拉达项目落地时,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放感。”雨果说,攀爬时的专注感让人暂时忘记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当双脚重新落地时,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会感到格外轻松。他曾遇到一位体验者在峭壁上因恐惧而崩溃大哭,但在教练和队友的陪伴下坚持完成,最终情绪得到了释放,体验也变得意义非凡。

北青报记者在跟随雨果教练体验飞拉达过程中也有相似感受:站在U型铁架上,面前几乎是垂直的岩壁,岩缝中的小草与昆虫近在眼前;回头望去,群山与地面尽收眼底,人仿佛成了峭壁上的小鸟,用与登山完全不同的视角感受自然。而落地解锁的那一刻,也带来了如释重负的踏实感。

石门山景区负责人胡女士表示,飞拉达等体验式项目的兴起,正是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的缩影。从过去的观景游,到如今的露营、徒步,再到融合运动与挑战的攀岩、马拉松、飞拉达等,景区不断引入新项目,并通过趣味化改良,降低门槛,提升大众参与度。

飞拉达这项看起来很硬核的运动,现在在北京和周边已经越来越常见了。不只是石门山,门头沟的千灵山、密云的云龙山、怀柔的天池峡谷,还有房山十渡,都开设了各具特色的飞拉达线路。

玩法也不止一种。飞拉达还衍生出不少“进阶版”,比如“洞穴飞拉达”“城市飞拉达”——在重庆,有全国首个城市飞拉达项目,参与者要沿着铁梯一路爬到几十层楼顶,站在城市上空看风景;北京千灵山的“洞穴飞拉达”则把滑索、天梯、速降全都安排上了,在潮湿闷热的洞穴里来一场冒险,吸引了不少爱挑战的年轻人。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推荐千灵山的洞穴飞拉达时写道:“焦虑难过的时候就去玩吧。”而另一位网友“游子林”的体验则更像是一场深度对话:“在无底洞和地球‘失联’的6小时里,我完成的不是一次探洞挑战,而是一趟全身心的旅程。这趟旅程告诉我,在未知的路上,身上沾了泥没关系,脏了可以洗;但如果心里有杂念、处处退缩,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门头沟千灵山洞穴飞拉达

在经过教练的讲解和北青报记者的体验后发现,只要合理佩戴安全设施,攀爬过程合理操作,飞拉达运动的安全性是很有保障的。但在游玩过程中仍有一些安全方面的细节需要注意:

1.攀登前要穿戴好安全装备,小朋友的装备要由成年人帮忙穿戴并检查。穿戴并检查好装备后如果脱下重新传,要再次检查确认已经穿好

2.安全装备穿戴不宜过松,确保腰带不会滑落到腿部

3.佩戴安全头盔,防止被突出的山石和U型架碰头

4.若想双手腾空必须要把腰间的休息锁扣住生命线

5.攀爬时切忌两条腕锁同时打卡,确保至少有一条腕锁扣在生命线上,扣好后要检查腕锁开口处是否扣紧,然后再调整另一条腕锁

6.攀爬要穿厚底徒步鞋

7.攀爬时如遇到身体或心理的不适要及时向随队教练或工作人呢眼求助,如出现滑落后无法回到线路上,不要挣扎惊慌,要等待专业人员救援

8.手机、钥匙、水壶、眼镜等要妥善保管,避免掉落,最好放在背包中或有拉锁的口袋里

冠军体育首页

撰文丨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统筹 | 林艳 张彬

图片 | 受访者供图、网络截图

相关推荐

室外世界街舞大赛18决赛:太原队对阵嘉兴队的扣人心弦对决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季,室外世界街舞大赛的决赛在太原市如火如荼地进行。太原队与嘉兴队的对决吸引了众多舞蹈爱好者的目光,现场···

  • 2025-03-02

Read More +
街舞深度探秘南京街舞队包夹战术与技巧解析

包夹战术的定义与背景 街舞作为一种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表演艺术,近年来在南京等城市迅速崛起。街舞队伍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 2025-03-27

Read More +
极限运动会14决赛精彩对决:杭州队与长春队展开激烈巅峰较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极限运动会14决赛中杭州队与长春队之间的精彩对决。这场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意志和策略的···

  • 2025-01-14

Read More +
火箭队与勇士队激战正酣谁能在季后赛中笑到最后

在NBA季后赛的关键时刻,火箭队与勇士队之间的对决成为了球迷们关注的焦点。这两支球队不仅在常规赛中表现出色,更是在季后赛···

  • 2025-06-01

Read More +
联赛外卡赛:武汉马术队固若金汤潍坊马术队的精彩绝伦之战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联赛外卡赛中,武汉马术队与潍坊马术队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两队的骑手们在赛场上展现了高超的骑术和默契···

  • 2025-02-17

Read More +
赛后复盘:上海网球队与西安网球队的精彩对决与经验分享

比赛概况与精彩瞬间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网球队与西安网球队的对决中,两队展现了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比赛的每一个···

  • 2025-04-05

Read More +
leaf-right
leaf-right